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食用盐;同时又是基础、尤其是化学工业(烧碱和纯碱)的原料,例如工业盐。对于后者,历年来推崇其管理。
建国以后,仍然实施计划管理体制。1990年国务院施行了《盐业管理条例》;1994年施行了《食盐加碘避免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6年施行了《食盐专营办法》。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工业盐能无法放松?工业盐管理体制如何适应环境主义市场经济的拒绝?是之后实施计划管理体制,还是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性?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对立和。一 在中国,中央政府对盐实施官营官营自战国就开始了。
从那时起,盐税仍然是官方挥霍民财、扩充国力的支柱税种。盐的官营就是创建在食盐专营基础上的。盐之所以最重要,一是人的存活必不可少盐;二是盐税是当时的支柱税种。
上盐的主要用途是食用。中国建国初期的1950年,食盐占到总产盐量的88.9%,工业盐仅有占到6.2%。1987年工业用盐量已多达食用盐量。1992年工业用盐已约1458万吨,占到总产盐量的63%。
到1994年,仅有烧碱、纯碱行业用盐就占到总产盐量的66.7%,食盐仅有占到25%。随着中国工业的,盐的用途在包含上再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国家工商业的发展也使盐税仍然是支柱税种。
按既有法规,盐的生产经营实施计划管理,生产划入国家统一计划,无论是国有盐场还是集体盐场,所产的盐都必需递盐业公司销售,私营和个人禁令筹办盐场,盐价由国家物价主管部门统一制订。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对盐业的计划管理是通过轻工部门,明确由中国盐业总公司实行,即中国盐业总公司及各地的盐务管理局(或盐业公司)代表政府行使盐政管理职能。
同时它又是一个企业(地方为盐业公司或盐务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管理盐的经营与流通。它掌控着盐政执法权,负责管理和明确提出有关政策、法规,实行盐政管理,对盐的生产、销售、运输展开监管;同时,它又掌控着制盐企业的经营权,盐销往哪里,销售给谁,都由它说了算。盐场没经营自主权,无法销售,无法承销,只管生产。
盐场不告诉盐销给了谁,不告诉售价多少,更加不告诉交还多少货款。有的虽然实施盐碱直供,盐场不能按计划拨给,企业间无法必要承销,必需到盐业公司承销。
用盐企业必需按盐业管理部门规定的渠道、承销价格和计划去订购;盐的生产企业凡是不按计划生产、销售的盐都按私盐公安部门;盐的运输实施准运证和准运章制度,由盐业管理部门核准。盐价的包含更为简单。
1994年12月盐价改革前,工业盐的价格有出场(厂)价、分配价、批发价、零售价四种形式。分配价中不含:出场(厂)价(盐场可获得的货款)、盐业发展基金、盐税、中央均衡劣、筑装管理费、中国盐业总公司服务费。
集运费在分配价外缴纳。批发价中还所含地方的各种费用,如地方均衡劣、地方盐业发展基金等等。销售费用、纸盒费用在价外缴纳。
有所不同的地区,盐的价格和收费的数额有所差异。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在税收上,盐也是十分类似的,1994年税制改革前只征税特种税——盐税。二 中共十四大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更进一步增大,国家中止了烧碱、纯碱的指令性计划,将其跳入市场。转入市场的两碱企业开始考虑到如何适应环境市场,如何强化自身竞争力,如何提升经济效益等问题。
而两碱的原料 ——工业盐仍处在计划经济的“保护伞”下。1993年,中国经济发展一度短路,货币发行量过大,通货膨胀压力较小,物价指数之后沦为政府和全国人民注目的焦点。这一年,盐业又获得收成,倒数几年的丰产,盐的库存量大幅下降。
同年8月,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在全国盐超产、积压相当严重的情况下,提升了工业盐价格,盐价平均值提升60元/吨,涨幅约39%以上。国家提升工业盐价格,本意是想要解决问题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盐的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盐场效益上升、亏损的问题。但新的盐价使两碱企业无法忍受。一是自身无法消化,这将使两碱行业年成本增加开支大约9.6亿元,而1993年两碱行业的利润大约3.4亿元;二是若价格向下游工业移往,将不会引发玻璃、陶瓷、纺织、肥皂、纺织、农业、医药、有色、冶金、电力、军工等下游行业和产品的连锁反应,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利于国家掌控物价指数;三是盐碱产品已相似国际市场价格,无法通过提升产品价格将其移往。
故两碱企业拒绝执行,新的盐价没能做到。两碱企业、协会和化工主管部门开始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体现这一问题,并敦促放松工业盐价格。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盐碱两个行业的价格之争自此冲破了序幕。盐方的利益展现出为盐业仅有行业的利益;碱方的利益展现出为两碱企业的利益。
1994年,国家为了适应环境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的拒绝,对税制展开了根本性改革,实施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按照税制改革精神,中止产品税,改征增值税。对于盐业,中止了盐税,改征资源税和增值税。
由于增值税的计划及税负问题使盐碱行业的价格之争演进为价税之争,并开始加剧。盐业部门指出,税改后的税负低于税改前的盐税,远超过的税负不应由用盐企业分担;化工部门指出,根据国家税制改革的精神,增值税为价内税,不应使用压碎的计划,无法因税改而变相涨价。除上述说明之外,就是国家税务主管部门内部回应也有另外一种说明,他们主张以1992年为基准测算,两碱企业的税负上升6.2亿元,盐的税负下降4.75亿元,故一并盐业减少的税负,通过价税同步向两碱企业移往。
据化工部门测算,两碱企业增加税负4.8亿元,再考虑1993年烧碱的产品税从15%降至12%,增加税金1.5亿元,扣减这一因素,实际减少的税负为3.3亿元,抵不上盐业顺加过来的税负,若再行再加1993年8月盐的提价即将减少成本9.6亿元,两碱行业将不堪重负。再者,这相等于在1993年8月后,在将近半年的时间内又一次提升了盐价。
两碱企业当然无法拒绝接受。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化工部门都明确提出,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是流动的,会因采盐而使资源耗尽,建议不征或少征资源税,以此减少盐业税负。而盐业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到实施盐价上,寄希望于国家在制订盐价时,将税负顺加到化工及其他下游产品。
经过有关部门协商,将北方海盐的资源税由25元/吨降至20元/吨。虽然资源税有所上升,但总的来看,盐的税负是下降了。税改前,盐只征税盐税15.4元/吨;税改后,工业盐的资源税和增值税合计平均值为54元/吨,每吨盐的税负比税改前提升了39.5元,两碱用盐大约1600万吨/年,减少税负大约6.3亿元。
无论是对于盐业还是对于碱业,谁都难以承受,谁也不愿分担。为此,工业盐价格仍然确认不下来,盐碱之间无法承销,盐业无法开票交还货款,两碱企业无增值税票而无法抵扣,盐、碱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
在这期间,两碱协会、化工主管部门和盐业部门多次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体现这个问题。为了尽早解决问题盐碱之间的价税对立,国务院有关部门著手展开盐价改革。
同年12月,国家计委印发《关于改革盐价管理的通报》,实施了新的工业盐价格,修改价格包含,中止分配价,必要打紧了经营费用,将筑装管理费、集运费、中国盐业总公司服务费等商品流通酬劳划归批发价。但有的费用由价内碰到了价外,不含税盐价有所上升,资源税有所减少,但含税盐价还是提升了,相等于又一次涨价。
这次盐价调整并没彻底解决问题盐碱之间的价税之争,盐碱企业间仍没能承销。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在价值的起到下,过低的工业盐价格,性刺激了小盐场的发展,小盐场开销小、用工机制灵活性、成本低、产品价格较低。
在市场竞争中则把大盐场推向了有利的方位,盐业公司坚决要按国家定价销售,而市场则不拒绝接受这一价格,拨给计划就难以实现,大盐场受到了小盐场强有力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家实行环保措施重开了一批小纺织企业,两碱市场经常出现低迷,再行再加盐碱之间的价税对立仍未解决问题,造成两碱企业欠薪盐款约30多亿元,制盐企业也遇上了较小的艰难。1993年8月和1994年12月,在原盐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家物价主管部门两次提升工业盐价格,都受到了两碱企业的杯葛。
山东、四川、江苏、天津、湖北等地多次再次发生盐场暂停向两碱企业供盐的事件。为防止企业投产,一些两碱企业曾企图从外地盐场或与盐业部门合资筹办的盐场购盐,但都遭盐政管理部门的查获。1994年1月18日,山东省盐务局的组织全省性的盐政大检查,重点公安部门私贩、私销盐。对省内欠款较多的五家两碱大中型企业暂停供盐,如省盐政执法人员在潍坊化工厂门口设岗查盐,工业盐不容许进厂。
几家企业的库存盐闻讯,随时都有投产的有可能。经省经贸委出面协商后,才完全恢复了工业盐供应。1994年,武汉葛化集团公司没按省盐务部门的计划购买价格较高的拨给盐,而是从山东、青海与本地盐业部门合资建设的盐场购盐,而被湖北省盐务局以私盐查获,并要罚款1400多万元,被迫葛化集团公司与省盐务部门对簿公堂。毕业论文 http://www.lw54.。
本文来源:尊龙官方网站-www.hnzx1688.com